云从书院

 

传承长城文化

弘扬民族精神

 

云从书院栏目结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云从书院主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长城薪火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长城文坛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水墨长城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长城文博

第一期

1主版

   云从书院前世今生

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“云从书院”栏目说明

云从书院的前世

     

  据载

 云从书院是秦皇岛地区较早的书院,比永平府有名的敬胜书院(乾隆十二年,公元1747年)要早得多,其主要任务是辅导学生参加科举考试。旧址在今抚宁镇一小,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)抚宁县知县王台创建,同年翰林院编修庄奇显(万历四十一年榜眼)过抚宁时,取意于《易经》“云从龙,风从虎”,意思是风云际会人才辈出,特别书题“云从”大字。

   据康熙年间《抚宁县志》记载:“云从书院,万历乙卯年,知县王公台创建。日集诸生会文讲艺,一切纸笔饮馔之需,皆捐俸以给,六年如一日。知县张毓中、王全忠、谭琳继之,后先一揆。十四年,知县刘馨莅任,即临书院,见其颓废,捐资修葺。拔生童之俊秀者,课艺其中,日给饮食,风雨不辍,一时人文彬彬蔚起。”

后毁于晚清。

 

 

 史料钩陈

  云从书院记          王台   临清人抚宁县令

          人文之兴,或曰天运,或曰地钟,二说皆是,然未可恃也。予直以为存乎其人。昔文翁化蜀,文定〔1〕 授湖,唯是萃,而处之程,而课之士,遂蒸然崛起,即殊方绝徼,莫不向风归化,未闻移变。其星野更定其岳渎也,则人心之灵于此,征矣!

   抚宁,号岩邑,连关接塞,应尾宿之墟,马头、兔耳、渝水、阳河,种种为邑胜概。往岁登甲乙籍者,不乏人迩,乃寥寥晨星,垂四十禩。或以堪舆家言,建浮屠于南之紫荆,或西辟廓门,诸建置不一。前令惺涵崔君〔2〕加意学宫,其尤最云,然今寥寥如故。余不佞承乏兹土,求所以兴贤翊治,不敢自后于前人。窃以文物盛衰关天地转移,属人文。与其乞灵于天地,固不若乞灵于多士也。乃卜之学校迤南,得善地,捐俸赀帑羡若干缗,创书院一区,堂五楹,东西厢各三楹,亭一楹,厨馔供张具备,缭以周垣。集诸生,课艺其中,月三试之,别有条约,甫两月落成。会闽太史庄公〔3〕 以使节过临,余请名其堂。公题曰:“云从”,盖取《易》“云从龙”义也。夫龙之需云以灵,讵不昭昭要之,非云灵也。有龙之灵,而后云从之以灵也。假令蝘蜓当前,徒抱空质,即蓊然蔚然,嘘以泰岱浓云,亦何所益?故士患不为龙,勿患云之弗从也。虽然应龙之神,蛰以存身,不存不可以奋屈伸变幻,从泥蟠时陶成之跃而雄飞,直须时耳!诸生诚勿以土俗局限,藻乃志,凝乃神,相观相长,挺然以神龙自命,就先资之业,储为霖雨,源流泉浡冲而徐盈,有不跃然而起,骧首天路,润泽寰宇者,吾不信也。然则云龙一区,谓非诸生存以高奋之地,不可彼邀灵天地者,其为不足恃,明矣!不者泄泄宽假。今日俟气数,明日易山川,恐星野岳渎必有笑舍己之田,而芸人之田者,多士勉之抚之,为蜀为湖,将拭目睹之矣!

  【注释】

  1〕文定:胡安国,字康侯,南宋经学家,卒谥文定。南宋时到湖南,创办书院讲学,撰《春秋传》,成为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。

  2〕崔君:崔时亨,山西浮山人,选贡,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任抚宁知县。

   3〕太史庄公:庄奇显(1587—1622),字允云,号九微,福建泉州晋江青阳人。万历四十一年榜眼,初授翰林编修。明年,奉神宗之母慈圣太后遗诏,往河间诸路开读。四十四年丁父忧,回家守制。泰昌元年服阕赴京,补南京国子监司业。天启二年病卒,年仅三十五岁。万历四十三年讲学过抚宁,为云从书院题名。太史,官名。商周、春秋时掌起草文书,策命诸侯卿大夫,记载史事,编写史书,兼管国家典籍、天文历法、祭祀等。秦汉时设太史令,司马迁有“太史公”之称。明清时因翰林院掌编修国史等职,故翰林有太史之称。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重修云从书院记     知县   李僡

        书院之设所以培养人才,与学宫相为表里者也。抚宁,蕞尔邑,西拱神京,东阨榆塞。山则马头、兔耳,水则渝浪、洋河。其间文人学士,钟山川之灵秀,沐圣天子之教化,或补博士而食廪饩,或掇巍科而发□授,或秩列显赏而位晋崇班。我朝百八十余年以来,炳炳麟麟,昭垂简策,未能□□□诱掖奖劝,加以书院之提渐警觉,所造就而成者也。然则宰斯邑者,敢不于教民之余,勤□(於)训士乎?予于去岁仲春膺简命来抚兹土,下车始,叩谒先师孔子庙,步学宫。云从书院在宫墙之南,同学博王霖园、黄燕灵,视其构堂严立,两厢风欹,即拟捐廉俸修葺之。适公务纷冗,秋初奉委挑浚永定引河,乘暇鸠工。邑守御所千总张渭家道充裕,欲独任其事,丐于予,遂欣然许之。仲秋购料鸠工,越三月告竣。堂五楹,东西厢各三楹,亭一楹,门房三楹,焕然一新,求志于予,嗟夫人之好善哉,亦如我张氏之子,其庶几乎诸生肆业其中,敦孝悌之行,乐诗书之业,由小戒训至大成,学宫之教育化溥菁莪,书院之裁成文昭云汉,予亦有荣焉。是为序。

赐进士出身、特授文林郎、知抚宁县事华阴李僡撰文

特授修职郎、抚宁县教谕武清王致和篆盖

特授修职郎、抚宁县训导元城黄文蒨书丹

特授登仕郎、抚宁县典史太湖翁新福校石

戊午科武举邑人陈慕堂监修

大清道光四年岁次甲申仲春二月谷旦

2000年9月15日抚宁镇第一小学(原云从书院)在新建教学楼时发掘出一通道光四年《重修云从书院碑记》,李僡撰写)。

 

李僡,字吉人,一字惠人、拙庵,号爱堂、凤山。乾隆五十五年出生于陕西华阴县貟庄。嘉庆二十三年举人,道光二年进士。三年任抚宁县知县,六年调知青县,九年任北运河漕运通判、漳家湾漕运通判。十二年署滦州知州,擢沧州知府,十六年改深州直隶州知州,十八年署天津知府,十九年调大名府知府,二十年任保定知府,调直隶大顺广道,二十一年晋顺天府尹,二十六年进江苏布政使兼署按察使,三十年改甘肃布政使。咸丰元年十二月任河南巡抚。二年六月任山东巡抚兼署兵部侍郎、右副都御史。三年八月六日卒于官,享年六十四岁。有《印谱》二册。


 清顺治年间知县张毓中、王全忠,康熙年间谭琳、刘馨、赵端相继修葺。

道光四年知县李僡重修。

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后,改抚宁县立高等小学堂。

民国初改设抚宁县立完全小学校。

建国初改建抚宁镇第一小学。

 

 

云从书院今生
      秦皇岛地区2011年10月成立秦皇岛筑守长城人后裔研究会。

2012年拟议恢复云从书院。

2013年6月12日建立网络“云从书院”继承文化传统,传承华夏文明。同时开设秦皇岛地区古典诗词歌赋解读欣赏交流栏目。

2014年11月10日在环渤海生活圈网站上开辟《云从书院》